#你是60后吗,你的生活状态如何?#
千言万语难尽,这不仅是我的写照,更是整个 60 后的集体画像。
如今 60 后的生活差异,比后几代人都更为悬殊。
单看身形相貌,城市与农村的 60 后便能看出分明。
60 后,也就是现在 55 到 65 岁的人。
尤其是大哥们,不少人先天不足 ——1964 年前出生的,
成长于 “低标准” 时代,三年自然灾害将百姓推向物质极度匮乏的深渊。
那时的婴儿哪有配方奶可喝,不挨饿已是好命。
60 年代又是生育高峰,1964 年的出生人口创下历史纪录。
所以 60 后大多有兄弟姐妹,家里缺粮是常态。
60 后都懂健康重要,却没人能真正顾得上。
小病硬扛,疼痛先忍,真躺倒了,还在问有没有少花钱的治法。
“隐忍” 是刻在骨子里的特征:
如今生活压力谁都有,年轻人把压力写在脸上,60 后却全藏在心里。
他们懂得,减轻压力除了忍,更要直面改变,
于是养成了 “再苦再难都自己扛” 的性格。
没有哪个时代的人,能像 60 后这样敢闯。
年少时接受集体主义教育,
走向社会却赶上个人奋斗的大潮,这种反差何其强烈。
有人说 60 后是时代红利的受益者,
却没看见 “摸着石头过河” 时,他们被水呛了多少回。
改革开放的每一次尝试,不都是 60 后在做试验?
60 后最懂珍惜,也最易满足。
珍惜,因他们亲历了所有阵痛,改革开放的成果里凝着他们的心血;
满足,因无论怎么比,都比自己的童年好上太多。
如今 60 后约有 1.8 亿人。
其中的确有一批先富起来的,但没养老保障的占了大多数,尤其农村的 60 后。
除了少数吃公家饭的,多数工人工资尴尬,不少人下岗后自己缴社保,还多选最低档。
活跃在公众视野里的 60 后终究是少数。
更多人带着病痛悄悄忙碌 ——
他们知道责任未完,大家庭的观念仍在心头:
照顾孙辈、赡养父母,都是要扛的担子。
60后的故事说不完!
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网大全,启泰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