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跟风”这个词虽然是现代人用得较多,但在古代社会,追求潮流风尚的人也不在少数。从古人审美观的变化中,我们便能一窥端倪。
为什么唐朝女性偏爱丰满身材?
根据史料记载,唐朝时期的审美风尚在杨玉环得到李隆基宠爱之前,丰满的女性并未受到特别青睐。然而,自从李隆基钟情于圆润丰满的杨贵妃后,唐代人的审美发生了巨大的转变,女性的丰满程度成为衡量美丽的重要标准。
当然,杨玉环的身形与简单的“肥胖”大有不同。现代的审美标准来看,杨玉环的身段属于“该丰盈的地方丰满,应该纤瘦的地方依旧保持苗条”,整体看来,身形相当匀称。这种健康、自然的曲线,成了当时唐朝女性追求的目标。于是,宫中的女人开始将杨贵妃的丰腴身姿作为模范,纷纷向宫女探询其“养生秘诀”,期望能得到与之相似的风韵。
展开剩余78%杨玉环的“美体秘诀”究竟是什么?
一切的关键,都与杨玉环钟爱的水果——荔枝有关。想必大家都熟悉那句诗“骑马过红尘,妃子笑;无人知是荔枝来”,从这句诗中便能看出杨玉环对荔枝的钟情。在《新唐书》里也有记载,“妃嗜荔枝”,足见她对这一水果的喜爱。
唐朝的宫殿设在长安,而当时的农业技术尚不先进,关中地区并非荔枝的产区。尽管荔枝干在长安并不难得,鲜荔枝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贵美味。而杨玉环对新鲜荔枝的渴望,显然远远超过了干制品的满足。
那么,怎样才能让杨玉环吃到新鲜的荔枝呢?
荔枝的最佳食用时间为采摘后的1-3天内,因此即便是官员们在运输过程中换马换人,经过10-15天的长途跋涉才能把荔枝送达长安。为了让贵妃能及时品尝到新鲜的荔枝,李隆基大力投资,沿着从长安通往荔枝产地的官道设立了多个驿站,采用了类似“特快专递”的方式,将鲜荔枝迅速送到宫中。此外,为了保持荔枝的新鲜度,他还想出了一些保存方法。根据史料,最有效的做法是将荔枝放入密封的瓷罐或新竹筒中,这样的密封容器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荔枝的新鲜与口感。
可以想象,当时的“配送员”们是如何昼夜奔波,换马换人,艰难地在极短时间内将荔枝送至千里之外的长安。无数的官员和马匹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。
运送荔枝的成本到底多高?
虽然我们从史料中无法得知详细的数字,但可以想象,开设驿站、派遣专人运送、消耗大量马匹,所需的资金一定不小。马伯庸在《长安的荔枝》一书中提到,李善德曾在与杨国忠的争斗中提到,荔枝运输的最终成本高达31020贯。这相当于他不吃不喝258年才能攒下的财富。而当时一个基层公务员的月薪不过10贯。
尽管唐朝的水果种类没有现在丰富,但即便是其中数百种不同的水果,杨玉环为何偏爱荔枝呢?原来,她不仅钟情于荔枝的美味,更看重其排毒养颜和促进体重增加的功效。荔枝含有极高的糖分,能够为身体提供充沛的能量。作为一位生活在宫廷中的贵妃,杨玉环的日常活动并不多,因此,荔枝中的糖分大部分被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,形成了她那令人称羡的丰腴身材,尤其是那“丰乳肥臀”的线条,成了唐朝女性美丽的标志。
此外,荔枝还具有排毒养颜的效果,其丰富的维生素能够促进微血管的循环,有助于预防痤疮和雀斑,使皮肤更加白嫩光滑。
荔枝的副作用
然而,事物总有两面性。尽管荔枝赋予了杨玉环无与伦比的美丽,它的“副作用”也不容忽视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荔枝属“热性”水果,民间有“一只荔枝三把火”的说法,食用过多,容易导致上火,出现口腔溃疡、流鼻血等症状。作为荔枝的“头号粉丝”,杨玉环常因过量食用而上火。为了缓解这些“副作用”,她开始收集各种民间的“土方子”,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,制定出了一些“败火秘方”。
根据《开元天宝遗事》的记载,杨玉环有两种非常特别的去火方式:饮用花露、含玉鱼。
为了应对因为食用荔枝过多导致的上火问题,杨玉环会在早晨时分走入御花园,亲手折下花枝,饮用上面的甘露。据说,这些花露有润肺清热的功效,能有效缓解她因荔枝引发的口腔溃疡等症状。此外,杨玉环还会时常在口中含一块“玉鱼”,其冰凉的特性被认为能够帮助“凉津润肺”。可以说,这两种方法虽然独特,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,它们的实际效果有限,更像是心理安慰,而非解决根本问题。
虽然这些方式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杨玉环的上火问题,但史料中却提到她患有“多汗症”,这一点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些方法的实际疗效微弱,更多的是心理作用。相传杨玉环还患有狐臭,但这种说法并无确凿证据支持。事实上,汗多的人常常会有体味,但这并不足以证明杨玉环有狐臭。更何况,她极其注重个人卫生,甚至有洁癖的倾向。她每日沐浴多次,华清池就是她注重个人卫生的有力证据。因此,关于她有狐臭的说法,恐怕只是无稽之谈。
参考资料:
《新唐书》、《长安的荔枝》、《开元天宝遗事》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股票配资公司,股票配资网大全,启泰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